第三十章 战前(2/2)
姬同跪坐在母亲文姜之下,文姜仍是美貌如旧,只是眉宇间的哀容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多少。让人观之心痛。小弟友也在一边,正在抓着母亲的手。
文姜抱起幼子,亲了一下,对着姬同道:“大郎,最近很是劳碌吧?你年纪还小,又刚刚主政,有些事情太过烦扰难理,就交予那些朝臣就是了。”
“还好,事虽多,但也不是很繁琐。又有朝中诸公相助,倒还安稳。”
“那就好,你父候昔日理事,只觉事情多而繁,甚是劳神,阿母恐你年龄小受不住才如此说,你莫要怪阿母干政才好?”
“阿母此言,实儿大罪。母怜儿惜儿,儿岂有不知。”姬同行礼道
“阿母,儿今日来此,除了为阿母请安之外,还有一件事要说与母亲。还请母亲容儿说完。”
“好!你说吧!阿母听着就是。”
“阿母,近日邾国来犯,我军前锋早已云集防邑。儿为国君,自当前往,所以今日来恳请母亲。还请母亲念孩儿之诚心,能够准许。”
文姜抱着幼子的手臂僵了一下。抬起头看着姬同道:“前方战事,自有国中卿士自为,况且邾国势小,哪里用得着你这一国之君轻易前往?”
春秋之时,两国交战,国君一般都会亲自率领军队,甚至亲自上阵作战。这种记载不绝于《左传》。
“母亲容禀,母亲,儿虽然已行冠礼,但毕竟幼小,威望不足以服重。如今邾国来犯,儿为国君自当前去。邾国势小难堪久战,儿此去必能大胜邾师,此乃收积人望之良机,况且日后国有战事,儿难道能不去督师吗?”
姬同说罢起身,稽首道:“母亲,您虽然关爱孩儿的安危,但一身之安何如一国之安,还请母亲成全。”
文姜看着姬同坚定的双眼,心中起伏,道“大郎,你年幼之时便大异于平常幼子,阿母每每担心你行事太过特立独行而遭人嫉。你既然一定要亲征邾国,阿母也不能阻难这等军国大事。只是你身在阵中,莫要忘了阿母兄弟才好。一国之君非比常人,莫要轻易涉险,否则母亲就是再明事理,也顾不得什么了。”
姬同看着眼中流露出浓浓母爱的母亲,不由伏拜于地。母亲性子柔和,轻易不会说狠话,若非关爱在心又怎会说出这等话来。只是以后愧疚与母亲的事又有几何?齐国我必征之,到时母亲又情何以堪啊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今日状态不知怎么就是不好,可能跟天气有关吧!?
写的也不好,太乱了。唉!
明天再努力吧!